2017年蓝鲸一号出世中国立刻取消120亿美元合同美国无言以对

发布时间:2025-08-04     作者: 爱游戏app官方网站手机版

 

  1897年,中国还在争论辫子该不该剪的时候,美国已经凭借着强大的工业基础,在加州建设了世界上第一座海上钻井平台。这座平台露出海面的大部分采用了大量的木材铺设,钻探深度达到了400米。当时的这个深度在今天看来几乎不值一提,但在那个时代却是一个划时代的壮举,足见美国在技术和工业积累上的雄厚实力。到了1938年,美国在墨西哥湾南部海域建立了全球首个海上油田。

  海上钻井平台,作为海洋石油勘探和开发中不可或缺的设备,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中国在完成了陆地石油开采的“完美交卷”后,开始把目光转向海上石油开采。由于技术经验几乎为零,中国向美国提出了租赁海上钻井平台的请求。然而,美国则提出了天价租赁费,每天一百万美元,而且明确拒绝任何议价,且租期不可以少于90天的苛刻条件。

  对于80年代的中国而言,这样的价格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然而面对技术瓶颈,中国只能无奈接受。毕竟,美国在这方面的技术几乎无人能敌,其他几个国家没有可以比拟的替代选择。

  很多人或许会疑惑,为何需要开采海洋石油呢?虽然海上开采的难度和成本看起来都不低,但与陆地开采相比,其实海洋开采的成本更为低廉。要知道,美国早在1897年就已确定进入海洋油田的开发,而当时陆地上的石油还远未开采完。如今,全球多个国家都纷纷投资海洋石油开发,能够自主建设平台的国家花费动辄数十亿美金,而那些技术不行的国家则不惜花重金寻求外援。

  世界上如今石油开采的主要海域包括美国南部的墨西哥湾、巴西东北部的海域、委内瑞拉的马拉开波湖、中东的波斯湾、欧洲的北海与挪威海、以及中国的东海、渤海和南海等。这些海域都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而海洋石油开发的显著优势就是钻探深度相对较浅,大部分管道都要通过海水深度,而海水的深度主要涉及的只是管道材料的费用,成本低得令人难以想象。

  海洋开采成本低,首先体现在钻孔上。陆地上的钻孔成本之高,大家只要看看地铁建设的价格就明白,一公里的造价能高达一亿元。虽然大家可能会说地铁建设价格高是因为要修建隧道、铺轨等设施,但实际上,地铁施工大多数都在软土层,石油钻孔则全是在硬密度极高的岩层下进行,这样的一个过程不仅时间长,设备消耗大,损耗高,且需要更加多的燃料和动力。其次,运输成本也非常高。中国地大物博,东部沿海的石油大多来自西部的新疆、四川或东三省,运输距离常常达到上千公里,费用不菲。而且我国的高速公路收费极高,尤其是按重量收费,比起国外的运输成本更是显得昂贵。

  然而,海上石油运输则省去了这些麻烦。海上石油平台距离陆地的距离通常都在300到600公里之间,比陆地上的长途运输要近得多,而且海上运输能够最终靠船只或管道进行,成本低得惊人。

  或许你会说,为啥不直接铺设管道到东部沿海城市呢?问题就在于,途经的各省市和县区都没有办法接受,毕竟谁能保证不收费呢?大家都知道,管道穿越多个地方的话,各地的收费标准不一,成本将非常高。

  进入21世纪初,中国的海洋钻井平台发展进程相对缓慢,原因并非技术落后,而是当时的中国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积累都处于一个相对低级的阶段。由于改革开放时间比较短,许多关键的技术和经验都无法迅速积累。那时,中国的海洋钻井平台技术还不如美国上世纪末的水平,最大作业水深也仅为300米,这距离1897年美国的海上技术水平相差甚远。

  面对中国的求购需求,美国在技术上占据非常大的优势,毫不犹豫地提出了比其他几个国家贵一倍的租赁价格,且合同中要求长期租赁,逼迫中国为每年海洋暴雨季节的停工期支付额外的费用。并且在租赁过程中,美国企业屡次违反合同,单方面提高租金,甚至数次通过涨价让中国心生不满。每当中国企业要求调解时,美国企业都不为所动,冷酷地表示:“如果你们不接受这样的价格,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不租。”

  为了不影响海洋石油任务的进度,中国只能忍气吞声,接受了美国高额的租金。然而,面对不断的压迫和侮辱,40年致力于中国海洋装备的边信黔大师,终于忍无可忍,愤怒拍案而起:“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钻井的传统,四川自贡更有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深的井。我们曾是第一,将来也一定会再次站在世界前列。”

  为了不再受制于人,中国开始悄悄研发自己的海上钻井平台。在美国还未察觉的情况下,中国迅速研发出了“蓝鲸一号”半潜式钻井平台,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研发。而美国对此毫无察觉,仍以为中国会继续租用他们的设备。然而,当“蓝鲸一号”建成后,中国第一时间宣布取消了与美国的租赁合同,取消的订单总额高达120亿美元。

  美国对此感到震惊和愤怒,批评中国失去了商业信誉和契约精神,但中国则拿出美国多次违约和涨价的证据,反击道:“你们不讲市场行情报价,肆意涨价,我们为何要继续和你们做生意?”美国对此无言以对,而中国“蓝鲸一号”的横空出世也让美国感到措手不及。

  随着技术的持续不断的发展,中国的海洋钻井平台逐渐走向世界领先。最新的“蓝鲸二号”是全球最大的海上钻井平台,高达36层楼,最大钻井深度达到15240米,能够在15级飓风中屹立不倒。这使得中国不仅仅可以满足国内需求,还成功进入了国际市场,将海上石油平台租赁业务扩展到全球。巴西和日本等国家纷纷上门求购,巴西甚至一次签订了长达8年的租赁合同,租金高达10多亿美元。

  然而,我们也不可以忽视与全球最先进的技术之间的差距。尽管“蓝鲸一号”是全球最先进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但其主要的钻井设备仍然依赖进口,尤其是来自美国的NOV公司。国内在一些配套设备的设计和制造上还存在不足,这表明我们仍就要一直努力,克服技术瓶颈,才能在未来的全球海洋石油开发中占据更加稳固的地位。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