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着力”快速推进和顺古镇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发布时间:2023-12-12     作者: 浮箱、浮台、浮筒

  中国旅游日”主会场活动在和顺古镇景区举办后,腾冲和顺古镇景区的知名度与美誉度逐步提升,为逐步的提升旅游环境质量,快速推进和顺古镇创建国家

  一是加强源头治理,提高群众卫生意识,引导村民、各经营业主养成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并积极主动参与到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二是设立“曝光台,常态化曝光不文明现象;三是压实“门前三包”责任,明确“门前三包”的具体实际的要求及责任区域范围,与居民、各经营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并加大宣传;四是鼓励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自治组织及居民群众发挥各自优势,一同营造爱护环境卫生的良好氛围,为辖区群众创建整洁、有序、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五是加大景区日常保洁力度,重点对景区道路、厕所、码头、游客中心、服务站、咨询点、广场、停车场等进行清扫,做到卫生保洁无死角;六是对五堆十乱、私搭乱建、破损建筑物、“烂尾”建筑、施工场地、群众晾晒衣物等进行整治或遮挡;七是开展好水环境整治,加大对元龙阁、陷河、野鸭湖水环境治理,杜绝出现水质不达标、水面有漂浮物、水体浑浊等情况。

  一是通过实施和顺古镇景区广场改造提升,将和顺古镇景区检票口至“和顺顺和”牌坊的区域改造为“景前广场”,建设“节点公园”,增添游客休息设施,提升古镇整体景观质量;二是做好“智慧和顺”项目的运营,做好和顺1号停车场、侨光路停车场、“景前广场”及“通景公路”两侧设施设备及绿化的日常维护,完成景区内外10余条游道、道路的建设与维修;三是加快和顺古镇城市供水管网建设,并加快项目实施;四是快速推进和顺图书馆旧址古建筑群消防项目;五是及时对强、弱电“共井”、线路过负荷、管道不足情况做整改;六是完善和顺古镇污水管网建设。

  交通提升方面:一是加强对景区内外车辆的管理,做到车辆规范停放在各个停车场,对乱停乱放不听劝导的机动车依法进行处罚,引导车辆在景区内缓慢行驶、礼让行人、不乱鸣笛;二是对景区内民宿私家电瓶车进行规范管理,文明行驶,规范停放;三是对主游道“人车分离”标识来维护,确保标识清晰。

  市场提升方面:一是持续清理流动摊贩、整治占道经营、堵塞消防通道行为,严禁“店外店”,严格执行“一店一招牌”、“一店一幌子”;二是整治购物、餐饮场所环境及设施设备,经营户亮证经营,明码标价,诚信经营,杜绝出现欺诈行为;三是清理整治乱贴乱画,对路边电杆、墙体等“乱张贴、乱涂写”各类小广告及各类违规设置的广告设备一律清理拆除。

  配套提升方面:一是做好景区内管线、飞线、不规则线路的排查整治,对线路遮盖箱体进行全方位检查、修缮;二是对景区标识系统、旅游厕所、垃圾箱、洗手台等设施设备做维修维护。

  一是加强景区员工服务素质提升,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开展好景区管理、导游、安保、餐饮、住宿、环保、礼仪等专题培训,切实做到微笑服务、礼貌待客、文明用词;二是加强对古镇居民、商铺及民宿从业人员的培训,增强主人翁意识,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提升文明助游意识。用微笑传递热情,用行动证明真诚,向广大游客展现和顺居民热情好客、淳朴善良的良好形象,共同打造和顺和谐的旅游环境。加大对员工、居民、商户的教育培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丰富景区的游览活动,完善景区智慧体系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三是加大对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等驾驶员的培训力度,倡导文明驾驶、礼貌用词。

  依托和顺古镇深厚的文化渊源,600年延续传承的商号,1000多座古民居、古祖祠、广场、故居、图书馆等,打造了游客可参与、可体验的文化项目。

  “活化”古镇生活场景,在和顺小巷,马帮博物馆、滇商馆、走夷方馆、古法造纸、皮影……将其串联一起,成为和顺文化的缩影;增加沉浸式庭院剧《天崩地裂》、脱口秀等新内容,对“演艺+旅游”模式进行尝试,“趣赶集”、“汉风剧场”、“非遗剧场”、“侨乡情”、“马帮歌会”、“水上汉婚”等演艺节目将其历史背景和文化具体化。

  为进一步满足家庭游和亲子游的需求,还设置了古法造纸、皮影戏、神马拓印、藤编工艺等非遗制作体验项目和非遗文化表演,打造了古镇文创集市,以互动体验的方式使游客亲身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逐步提升景区文化性和体验性,丰富了古镇旅游的文化之魂。

  通过开展综合提升,和顺古镇景区旅游交通更优化,旅游基础设施更完善,旅游市场秩序更规范,旅游服务功能更健全,旅游安全与应急防范措施更有保障,经营管理上的水准和服务能力更提升。

  在创建工作中,和顺镇依托古镇优美的生态环境、厚重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整合“一代哲人故里”、“翡翠大王家乡”、全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等资源优势,让和顺古镇产业特色、风貌特色、文化特色更加凸显,彰显了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文和谐、贸易和谐、物物和谐、人物和谐。